繼2018年10月理想ONE首次發布后,時隔三年半,理想正式推出其第二款量產車型。
6月21日晚,理想汽車發布全尺寸SUV理想L9,售價為45.98萬元,預計將于8月底之前交付,該車比第一款車理想ONE貴了11萬元,接近50萬元的定價也意味著理想已開始準備搶占BBA的部分市場。
在L9發布后次日的媒體溝通會上,李想和公司高管回答了關于產品技術、供應鏈、定價等方面的問題,并強調了理想汽車作為一種資產,在保值方面擁有優勢,聲稱“理想ONE的保值率非常高”,“未來換車的時候同樣值錢”。
據報道,發布會當晚,L9訂單量突破萬輛,由于預訂過于火爆,理想汽車官方App出現短暫崩潰,在緊急修復服務器后才得以恢復正常。
現有動力電池續航不足和成本過高,是增程式技術產生的兩大前提。然而,隨著技術的進步,上述兩大問題正被逐步解決,延續增程式動力系統的L9或將成為理想一款“短命”的過渡產品?紤]到未來保值和維修,火熱訂單的背后,消費者或許應多一份冷靜。
增程式路線先天劣勢難解
作為理想第二款量產車,L9繼續搭載增程式動力系統,CLTC工況下綜合續航里程1315km,燃油模式能耗為5.9L/100km,同時配備44.5kWh電池組,純電續航里程215km。
所謂增程式技術,是汽車發動機作為增程器用來發電,而不直接參與驅動,當汽車電量不足時,再對汽車的動力電池充電,充電完成后發動機停止工作,相當于為電動汽車增加了一個燒油的“充電寶”,用于增加續航。
顯然,增程式技術是在動力電池成本高企和續航不足的背景下,減少駕駛者的續航焦慮同時兼顧性價比。
但多了一個“充電寶”,自然也會帶來額外的問題。
首先是可靠性降低。從第三方投訴平臺【進入黑貓投訴】可以看到,理想ONE發動機漏油、電機故障、剎車故障等車主投訴事件多發,其中與發動機、增程器相關的問題投訴比例較高。此外,更為嚴重的自燃、因故批量召回等情況也時有發生。

(來源:圖片截自網絡)
問題頻發之下,理想L9改用了理想新晨生產的1.5T增程式四缸發動機,以取代此前理想ONE搭載的東安動力(6.990, -0.02, -0.29%)1.2T三缸發動機。
即便在設計階段就已決定更換全新的發動機,但理想對增程式技術的信心似乎仍然不足。
今年初,理想宣布自2月1日起,取消首任車主三電和增程系統終生質保權益的調整,調整后的質保為8年或12萬公里。此前,理想就已經取消了整車終身質保政策,變為三電系統終身質保+增程系統終身質保。此次,針對增程系統的質保繼續“縮水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理想汽車宣布取消對三電和增程系統終生質保的同時,今年1月5號,小康股份則針對賽力斯SF5首任車主推出新的服務政策,即在享有三電系統8年16萬公里質保的基礎上,SF5車主還將額外升級享有整車和增程器的終身質保,與理想的質保承諾調整形成鮮明對比。
其次,油電混動的“擦邊球”模式,在享有政策優惠方面也一直被市場所詬病。
2018年12月,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最新《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》,其中將增程式電動汽車歸為新能源汽車,購買增程式電動汽車仍然可以享受相關補貼。
然而,具體到地方層面,優惠政策并不統一。 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 搜索更多: 理想汽車 |